一所神奇的大学(上)
探访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特色办学
文/黄文革 林峰
有这么一所大学,不求同,但存异,不用固定模式育人,而是唤醒个性,激发精神,因人施教,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穿墙破冰,招招制胜,大显身手,一路书写传奇:
十四年前,她零起步,负资产,租校舍,十四年后,她坐拥5亿资产、600亩“最美民办校园”;
十四年前, 20余名教师、百余名学生栉风沐雨,苦度寒窗,十四年后,招生不用补录,万余名师生春风满面,志得意坚,彩绘南洋愿景;
十四年前,她囿于自考助学培训,师出无名,默默无闻,十四年后,她挺进高等职业教育阵队并激流勇进,后来居上,成为多个地方政府的合作伙伴,民办院校的代言,行业企业的盟友,就业率年年超过99%,成为各路媒体的“新宠”;
……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一所书写民办教育传奇的大学,一所令许多高中、中专生向往的大学,我们带着好奇和疑惑,登门造访了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展开神奇探究之旅。
南洋之“奇”,奇在敢为人先
起步于民间,敢于国际化。学校在办学初就确定了国际化发展的基调。2009年率先参加闽台合作项目,与台湾高校、台资企业联办专业,交流合作;通过各种渠道与海外院校联系,支持学生在国内修完相关课程后,到国外继续深造。2011年,学校取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12年创办国际学院,向海外留学生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该校已与美国、加拿大、瑞典、新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0余所院校、教育集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师生互访交流已成常态。
无论是办学理念,还是办学模式,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学校总是推陈出新,先行先试。在同类高校中,她第一个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第一个与厦门市知名企业长期合作,推广实施日常学生勤工助学模式,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该勤工助学模式已成为厦门企业的一种临时用工模式和厦门市高校的勤工助学的样板。学校第一个在全国推行免费生教育,开设旅游酒店管理、高级会所管理免费培养班,解除家庭贫困学生成长成才的经济之患,让贫困生不交学费也能上大学。学校独具慧眼,参透橱柜行业需求,第一个与橱柜业商会合作,建立国内第一个橱柜学院,开设橱柜类专业,为橱柜企业输送高技能专门人才。学校善谋资源,与多个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与泉州市经济开发区、建瓯市政府、三明市旅游局和华安县政府签订协议,开展政校企合作,为学生就业开疆拓土。学校深受学生和家长追捧,生源数量充足,是国内第一个生源数量超越公办高职的学校,2013年秋招第一轮投档即录满,2014年春招投档率达到170%。在2014年福建省高职入学考试录取中,学校第一个增加了 “面试”环节,考察生源的综合素质,面试成绩占录取分数的50%,为国内高考制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这些先行先试之举,使学校免于被贴上与他校雷同的标签,免于落入同质化教育的僵局,能够自如游刃于体制之外,潇洒独行于高职教育领域。
南洋之“奇”,奇在点石成金
大学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鲁加升校长认为,“中国教育最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素质教育,大学必须强化素质教育责任,合力推进,确立主流的社会价值观,给年轻一代终身受益的精神财富和报效祖国的愿望与能力。”
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特色办学,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实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学生只要来到南洋,南洋就不问出处,不言放弃,总能给他量身定做的引导、自强不息的能量。”现任厦门市某企业高管的许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一名农村来的孩子,中学阶段喜欢网络游戏。到了南洋,就读电子商务专业,仍痴迷于网络,除了计算机成绩,其他各科成绩都很糟。指导老师因势利导,激发他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指导他开发游戏软件,学以致用。在老师的启发教育下,他幡然醒悟,转而钻研软件开发,发挥了专长。该学生毕业时已成为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业人才,被知名企业以20万元的年薪收入旗下。更有身残志坚的南洋学子入选“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成为了励志典型……学子们的故事说不完,在踏入校园时,虽然他们不起眼,但南洋学院的老师们能与他们沟通,悉心开导,帮助他产扬长避短。学子人也不负学校期望,毕业后都得到了良好的就业归属。
厦门日报7月31日B07版